心理科普 /Psychology
孩子被全班家长联名“劝退”,妈妈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来源: | 作者:邱湧 | 发布时间: 2020-09-29 | 2063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在看《亲爱的自己》,每每想起豆豆妈在校门口弯腰道歉的那一幕,我心中五味杂陈。
豆豆患有多动症,比较调皮、好动,几乎把班上所有同学都欺负了。家长们决定联名上书,让校长出面劝豆豆退学。为了孩子,豆豆妈在学校门口,面对着自己的同龄人,说不到两句话,就马上深深地鞠上一个躬,深表歉意。



为了豆豆,豆豆妈寻遍班上的每一位家长,在他们面前付出成年人最为珍视的尊严和体面,卑微到尘土里,来换取孩子继续上学的机会。但是即使是把自尊放在了地下任人蹂躏,她还是无法遂愿。
最后,家长们的联名上书提交了,豆豆还是面临被劝退的命运。


01
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不招人喜欢甚至面临退学可能?

在家长们的眼中,豆豆是个“坏孩子”,都想要避而远之。小朋友们因为豆豆的调皮捣蛋也不太喜欢他。为什么多动症的孩子往往不招人喜欢呢?
我们可以先从豆豆的同班同学雨薇和妈妈的对话里面探一探原因。
雨薇对她妈妈说:“豆豆喜欢招惹其他小朋友”“他今天把花园里面的草扔我身上了”。



“老师知道(了这件事),说了他,他就跟我道歉了,可过了一会儿,他又不听话了,去惹苗苗了,苗苗就哭了。”



从雨薇和妈妈的对话里,我们发现豆豆经常好动、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喜欢招惹他的同学,而这正好是大家不喜欢他、家长要联名劝退他的问题所在。豆豆的多动症问题影响到了他的社交功能:不能自控、干扰同学的行为并让同学不开心,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了。
然而,这只是多动症儿童的一部分行为表现。总的来说,动症的孩子有这些特征表现:多动,跑来跑去,坐不住;冲动,没听完话就开始做事;上课分心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情况在不同的场合,例如家里、学校、商场和公园等不同的地方都会出现,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相符。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孩子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出现了问题(大脑生病了他们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并不是有意为之的。忽略疾病的危害,只会加剧大家对他们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当行为问题被无限放大,这些孩子慢慢成为大家眼中的“坏孩子”,最终被劝退。




02多动症带来的影响可能跟随孩子一生

但是我们发现,豆豆妈并没有意识到豆豆问题的严重性。她觉得,豆豆只是“有点多动症”“是最轻微的”“不需要吃药”“注意一下行为规范”“可以根治”




豆豆妈对多动症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这个认知可能影响孩子当下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害到孩子的一生。


首先,她对孩子情况的阐述避重就轻。“有点多动症,是最轻微的”,一句云淡风轻的描述,让我们感觉她对孩子病情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多动症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问题,需要专业的手段来干预。豆豆妈过于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反而对治疗不利。最终,多动症的行为表现不仅会影响社交功能,还可能影响到学习成绩,这些影响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其次,多动症的治疗总体上应以药物治疗结合社会心理治疗为主,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4-6岁的孩子多采用行为干预的治疗方案,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酌情考虑药物治疗。所以,即使医生告诉你“不需要吃药”,不代表孩子的问题是轻微的。而我们在临床上也会发现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不需要服药就代表病情不严重


再者,多动症的行为干预,父母培训,是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非父母辞职在家监督,或者让孩子注意行为规范就可以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来谈谈“根治”,根据治疗的经验和数据,约有 1/3~2/3 多动症孩子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部分孩子的症状会持续终生。豆豆妈现在下这个结论,未免为时过早。



总的来说,如果得不到治疗上的重视,多动症儿童将持续承受“多动”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建议豆豆妈把豆豆的问题重视起来,尽快给豆豆安排规范的治疗,这才是避免豆豆退学的有效方法。


03孩子是无辜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那要怎么解决呢? 
欺负、招惹同学,豆豆的行为直接给同学造成了心理影响,这是家长们不愿意见到的。


但其他家长联名让豆豆退学,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在他退学后,其他孩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学习环境,但是豆豆却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帮助。
豆豆是无辜的,请给他多一点爱心。一个叫爱德华.哈德威尔的精神科医生,曾经这样描述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就好像是一部跑车。这部车的性能非常好,很多时候别的车都跑不过他,但是这部车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他的刹车不够灵敏,在需要减速或拐弯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小错误”这个刹车系统,指的是他们大脑相应的功能区。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孩子生病了就对他区别对待,相反,他比正常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豆豆妈护儿心切,我们能理解。但是不能为了维护他而轻视了他的病情。带豆豆去寻找心理专科医生的帮助,才是当务之急。专业的干预手段才是帮助豆豆恢复正常的社交功能,重返校园的最佳选择。


作者:邱湧
编辑:谢俊仪 罗于妮 王庆瑀 
图片来源:unsplash  剧情截图
参考文献:
[1]Swensen A et al. Incidence and costs of accidents among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patients. J Adolesc Health. 2004;35(4):346.e1.
[2]DiScala C, Lescohier I, Barthel M, Li G. Injuries to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Pediatrics. 1998;102(6):1415.
[3]Dalsgaard S,Østergaard SD, Leckman JF, Mortensen PB, Pedersen MG. Mortality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5;385(9983):2190.
[4]Mannuzza S, Klein RG, Bonagura N, Konig PH, Shenker R. Hyperactive boys almost grown up. II. Status of subjects without a mental disorder. Arch Gen Psychiatry. 1988;45(1):13.
[5] Lee SS, Humphreys KL, Flory K, Liu R, Glass K. Prospective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substance use and abuse/depende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Clin Psychol Rev. 2011 Apr;31(3):328-41. Epub 2011 Jan 20.
[6]Mannuzza S, Klein RG. Long-term prognosis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 2000;9(3):711.
[7]Klein RG et al.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childhoo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33 years later. Arch Gen Psychiatry. 2012;69(12):1295.[8]Wender PH, Wolf LE, Wasserstein J. Adults with ADHD. An overview. Ann N Y Acad Sci. 2001;931:1.